2016年, 第1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28
  

  • 全选
    |
    宏观研究
  • 陆争光, 高振宇, 皮礼仕, 陈宏宇, 周颖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1947KB)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LNG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总结阐述了中国LNG产业发展现状后,认为中国LNG产业短期内仍面临市场需求增速依旧受限、LNG接收站和液化厂无序或重复建设、LNG接收站和天然气管网第三方准入缺乏可执行性细则等问题;中长期则面临下游市场开拓缓慢或滞后、储备调峰价值未充分体现、LNG国际贸易定价话语权不强、与管道气的供应矛盾和竞争逐渐加剧等问题。为此,提出建议:发挥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作用,引导LNG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控LNG与管道气市场范围;尽快出台LNG接收站和天然气管网第三方准入细则,促进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加大下游市场开发和政策扶持力度,实现下游市场多元化;多途径增强天然气供需和进口灵活性,以降低LNG进口价格。
  • 地质勘探
  • 陈俊, 丁晓琪, 梁小龙, 胡玉川, 江琦, 张咏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1864KB) ( ) 可视化 收藏
    金山气田沙河子组发育大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其中相对高孔高渗带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已有多口井获工业气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黏土X衍射、物性资料等综合分析,对沙河子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发现:① 研究区砂岩以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扩大粒间孔、长石粒内溶孔、岩屑粒内溶孔及溶蚀缝;② 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和交代作用及溶蚀作用。储层物性明显受控于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大量原生孔隙的减少,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甚至形成溶蚀缝,对储层物性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控制了相对有利储层的发育。
  • 程丽, 冯明刚, 王昆, 李素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2802KB) ( ) 可视化 收藏
    千佛崖组储层主要发育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储层岩石类型及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且储层流体性质多样,导致精确计算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及物性参数面临困难。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资料,针对不同岩性及不同类型储层,形成了基于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和多参数数理统计分析为基础的孔隙度计算模型;建立了以岩心孔渗关系为基础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明确了千佛崖组地层岩电参数及地层水参数取值,建立了适合本区千佛崖组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将所建模型计算的储层参数与岩心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测井计算精度较高,能够满足该区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要求。
  • 张本杰, 刘甲, 张伟, 秦琴, 罗沙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935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大量样品测试结果并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分析,对QY1井下二叠统龙吟组页岩有机碳含量与含气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吟组页岩有机碳含量低、含气量较高,有机碳含量与含气量呈弱负相关性,具特殊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低盐度的沉积环境是造成有机碳含量低的原因,伊/蒙混层矿物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因素,富含氮气是页岩含气量高的主要原因。
  • 李正, 张阳, 李萌瑶, 马维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1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3131KB) ( ) 可视化 收藏
    圈闭研究是油气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划分油气藏类型,反映油气藏的成因,是评价含油气盆地勘探潜力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认识渭河盆地油气资源特征,借鉴东部断陷盆地圈闭研究经验,在前人勘探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沉积发育史和地热井钻测井等资料,分析认为渭河盆地发育有众多圈闭类型,包括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以及复合圈闭等4种主要圈闭类型。构造圈闭主要发育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岩性圈闭发育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地层圈闭仅发育地层超覆圈闭,复合圈闭发育构造 — 岩性复合圈闭和构造 — 地层复合圈闭,各圈闭类型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和层位。深层高成熟度裂解甲烷气与氦气圈闭勘探重点位于盆地南部陡坡区,发育的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层圈闭及其复合圈闭;浅层生物气圈闭勘探的重点应在固市凹陷北部斜坡区,该区域主要发育岩性圈闭。
  • 唐显贵, 刘太琴, 肖鸿, 徐文慧, 刘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5252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前期黔西南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区内和邻区已有页岩气调查井、页岩气发现井成果资料,对威宁地区下石炭统旧司组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含气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综合基础地质条件、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和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参考标准,初步优选出龙街向斜、威水背斜两个页岩气勘查有利区,可指导威宁地区页岩气勘查开发。
  • 天然气开发
  • 钟森, 王兴文, 慈建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2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919KB) ( ) 可视化 收藏
    压后排液是气井增产作业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压裂改造的效果。岩心实验显示影响排液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压裂液滤失后形成的启动压力以及返排压差,支撑剂回流受到地层闭合压力和破胶液黏度的影响。川西致密气藏由于水敏性强、水锁伤害严重,需要快速排液降低伤害,提出了水平井高效返排技术对策。一是采用液氮增能助排工艺为地层提供较大返排压差,并优化形成了“阶梯”降排量的伴注模式;二是采用纤维加砂工艺提高支撑剂在裂缝内的稳定性,在分段压裂每段施工末期进行一定比例的尾追。高效返排技术在中浅层应用超过30井次,提高了返排速度和最终返排率,保证了压裂改造的效果。
  • 钻井工程
  • 龙章亮, 李辉, 温真桃, 曾贤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1586KB) ( ) 可视化 收藏
    泥页岩中含有水敏性黏土矿物,当与钻井液接触时,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泥页岩水化不仅改变了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使得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比常规恒定弹性参数的应力失稳问题复杂得多,井壁坍塌周期预测更是难上加难。认为若要预测井壁坍塌周期必须建立井壁稳定性与钻井液浸泡时间的定量关系,落脚点就在于岩石力学参数,通过室内实验建立岩石力学参数随钻井液浸泡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坍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垮塌宽度随钻井液浸泡时间的变化关系。认为当井壁垮塌宽度增加到不再明显变化时为一个周期,这时井壁应力重新达到平衡。从结果出发,避免了复杂的力学 — 化学耦合过程,从而达到能较为准确预测井壁坍塌周期的目的。
  • 李果, 王振, 李群生, 郑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1178KB) ( ) 可视化 收藏
    微流量控制的钻井技术主要通过实时监测钻井液进出口流量变化来判断井下复杂情况,并通过调节井口节流装置的开度来控制井口回压。井下微流量工具可实现实时传输功能,这为微流量高效准确控制提供了有利保证,从而,设计了井下微流量测量实时传输系统,本系统可以将井下测试仪器的信号通过MWD传输至地面,为地面回压、流量的控制提供参数。本装置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对井下发生的溢流和井漏事故的快速处理上,如果没有发生相应事故,则只需保持井底环空流量和压力的稳定;一旦井下发生压力相关事故,控压机制就会启动,通过判断井下环空流量的变化及侵入流体的含气率,结合井口参数,采取合理措施对井底流量、压力进行控制。
  • 张玉胜, 刘庆, 朱礼平, 胡大梁, 江波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928KB) ( ) 可视化 收藏
    JY1HF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南坳陷威远构造井研 — 犍为探区的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目的层为寒武系筇竹寺组,完钻井深4 623 m。该井钻进中面临深部海相地层可钻性差、研磨性强、水平段长度大、长裸眼油基钻井液环境固井质量差等难点。综合应用了高效钻头优选、涡轮钻井、PDC钻头配合耐油螺杆钻井、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和优化套管柱结构 — 水泥浆体系等技术。结果表明,实钻水平段长1 203.72 m,海相古老难钻地层平均机械钻速相比邻井同尺寸井眼提高96 %,页岩层平均机械钻速相比邻井同尺寸井眼提高6.1倍,实钻轨迹平滑,油层套管一次下入到位,固井质量全优。
  • 地面工程
  • 张红静, 苏花卫, 杨恂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4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666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文23气田三甘醇脱水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闪蒸罐、甘醇贫富液换热采用高效板式换热器、将隔膜式甘醇循环计量泵换为能量转换泵、实现再生塔塔顶外循环量可调、优化工艺参数等改进技术与措施,增强了脱水装置的可调节性和可操作性,降低装置的操作费用和能耗,降低三甘醇损失。
  • 韩册, 张威, 张伟文, 付思强, 安旭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4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742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层中开采出的页岩气通常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在集输过程中会腐蚀管线和设备,需在净化厂进行脱酸气处理。通过对页岩I区块应用HYSYS 8.4进行 DEA脱酸气工艺流程模拟计算,固定吸收塔和再生塔的塔板数,改变DEA溶液循环量和DEA质量分数来观察DEA溶液中酸气的负荷量和系统总能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少DEA溶液循环量或DEA质量分数可增加酸气负荷量,并大幅降低系统总能耗。此外,通过对该区块脱酸气工艺流程参数的优化,使酸气负荷量增加了5.9 %,系统总能耗降低了10.6 %,从而减少了生产和运行费用。
  • 邹永莉, 蒋程彬, 任顺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1073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浸泡腐蚀实验并结合表面观察方法研究了在含有饱和O2的乙二醇盐溶液中Cl-浓度、除氧剂浓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最大点蚀深度和平均失重随着乙二醇水溶液中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乙二醇水溶液温度为90℃、Cl-浓度为48 276 mg/L时,试样表面出现严重的点蚀,最大点蚀深度可达到0.305 mm。无水含盐乙二醇中NaCl浓度越高,2205双相不锈钢试样的最大点蚀深度和平均失重越高。
  • 罗林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5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769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管网系统的复杂化和大型调峰、增压设备的增多,利用TGNET软件开展川西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调度工作的研究,通过建立川西气区管网模型开展仿真模拟计算,分别利用稳态模拟技术优选增压机组运行调度方案以及利用动态模拟技术制定应急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若运行工况随时间参数发生变化且方案的实施也涉及时间参数,选择动态模拟更能准确地为方案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反之则选择稳态模拟运行更为简便。
  • 市场与价格
  • 肖君, 熊志坚, 袁建立, 张道华, 赵芸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5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444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的天然气市场竞争,简要回顾了市场竞争优势衡量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天然气销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某天然气销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中提出了由7类、31项要素构成的评判因素集及5个评判等级,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矩阵并计算综合隶属度来判定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此天然气销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总体评价为较强,且多方面准则体现出较强的优势。
  • 邹晓琴, 王丹, 吴清, 王立献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62-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516KB)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建设美丽农村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为了推动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助力小康社会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燃气市场趋势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在调研分析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基础上对农村燃气市场趋势进行了研判,指出农村燃气市场发展前景是农村燃气市场需求量和消费量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占农村能源消费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上升,成为农村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农村燃气市场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提出了积极稳妥的市场开发,市场用户分类分级开发,优化配气管网布局,整合城市、城镇和农村市场,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将农村市场与城市、工业市场捆绑;技术、安全先行,为未来市场发展打基础。
  • 章成东, 王黎, 郑志斌, 许建伟, 唐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65-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391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刻认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将大型油气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受到的诸多制约因素进行耦合分析认为,大型油气企业通过参与投资、合作开发、保障供气等方式,在油气田办公区、生活和居住区以及对冷、热、电有刚需的其他生产企业附近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和参与地方政府和用能企业的分布式能源建设,必定能够逐一弱化甚至消灭制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企业自身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双边长足发展,有助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 王凯, 胡郑雄, 游静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6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636KB)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页岩气开发已经开始遭受油价下跌的冲击,这一局面是否会在国内上演,国际油价波动怎样影响页岩气开发与利用经济效益,成为亟需回答的问题。为此,以重庆涪陵焦石坝页岩气产量、钻井数量、单井投资规模为例,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下国内页岩气开发环节和利用环节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当前页岩气单井投资额度7 000万元的前提下,无论是否考虑财政补贴,则原油价格在40~100美元/bbl范围内波动,都将使页岩气开发相比原油进口更具效益;当原油价格在40美元/bbl左右波动时,当前页岩气销售价格将使页岩气利用相比原油进口不具经济效益,此时将提供给页岩气开发环节的中央财政补贴(0.4元/m3)转移提供给页岩气利用环节,对于提升页岩气利用效益更加有利。
  • 经营管理
  • 钟毅, 李涛, 杨丹, 李丛菲, 马欣, 李孜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386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油气田企业在采用行业评标标准编制标书时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技术标与商务标权重比例不统一、评标指标无法完全反映天然气行业的特殊性、评标标准无法覆盖过多的项目类别等,有必要建立具有梯次结构的评标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覆盖各天然气企业物资采购与工程及服务专业、评标指标完整,使其具有通用性、适用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提出了油气田企业物资采购与工程服务招标评标指标优化思路与方案,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 蒲蓉蓉, 孙维, 谢建军, 邓经纬, 许建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5):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1146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针对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越来越多。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针对软科学项目审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制度、流程、管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客观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制度管理的改进,达到“精简程序、简化手续,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