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1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0-28
  

  • 全选
    |
    宏观研究
  • 单卫国, 何春蕾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1260KB)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油价暴跌给稳定发展中的全球天然气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天然气需求陷入低迷,全球天然气价格特别是国际现货天然气贸易价格急剧下跌,2020年甚至2021年的世界天然气市场极有可能出现罕见的负增长。为了给中国天然气进口或生产企业制定国内天然气供应策略以及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分析了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天然气市场在国际天然气价格、天然气需求、天然气供应形势和国际天然气贸易合同等方面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走势,即国际气价探底、需求急剧下降、供应陡然逆转、国际贸易量逆势增长等。研究结果表明:① 预计全球天然气需求量2020年抑或下降4%~7%,全球LNG需求量可能出现史上第一次下降;② 全球天然气产量供过于求,全球LNG液化项目负荷降低、投产延迟、FID搁浅,然而LNG合同签订数量却逆市上扬,与油价挂钩的长期合约反而更受欢迎;③ 随着市场供需艰难的再平衡,未来10年的天然气气价将呈“抛物线”走势,即于2021年反弹、2024年见顶、2027年回调,2030前后将出现各类气价水平趋同的走势。
  • 地质勘探
  • 陶祖文, 李钦, 徐力群, 徐单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1021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展四川盆地永川区块3 500 m以深页岩气储层的可压性评价,以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 —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页岩岩心的单轴岩石力学性能参数、三轴岩石力学性能参数、X射线衍射成分分析,以及脆性指数、水平差应力系数、成岩作用、断裂韧性对深层页岩可压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4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建立了永川区块五峰组 — 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可压性评价模型;进而利用永川区块5口页岩气井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停泵压力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运用该模型指导了YY5-2井现场24段压裂施工。研究结果表明:① 基于脆性指数、水平差应力系数、成岩作用、断裂韧性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永川区块深层页岩的可压性,利用该模型进行页岩储层可压性分级对现场压裂施工具有指导作用;② 基于脆性指数、水平差应力系数、成岩作用、断裂韧性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模型与停泵压力的相关性仅为83.13%,为提高永川区块五峰组 — 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可压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对于可压性的影响。
  • 李强, 杨映涛, 颜学梅, 王玲辉, 卓俊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1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2099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层系加大勘探力度,多口井取得了工业油气流,展示了该区该层系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气资源潜力,主要以陆相页岩油气形成地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沉积背景及平面展布特征,页岩有机碳含量及平面展布、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页岩地球化学特征,页岩储层特征,页岩含气量特征,页岩油气保存条件和页岩工程物理特征,指出了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形成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大安寨段优质页岩具有厚度大、平面展布广、 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较好、物性较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征;② 研究区大安寨段具有埋藏深度浅、地层压力系数高的特征,具备良好的工程改造条件。结论认为,研究区东部 — 东南部的福兴、回龙场、永太地区为页岩油气有利目标区,具备页岩油气勘探潜力。
  • 周伟, 王勇标, 王玉, 莫冯阳, 彭旋, 吴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5563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中新统黄流组高温高压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导致的井位部署难题,以东方区黄流组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钻录井、地震、测井、测压、测试等各项资料,在沉积微相、砂体精细刻画及砂体连通性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气水分布的3种类型及其成因;进而根据各类水体成因、所处空间位置及与之接触的气藏规模等指出了研究区的两种气水分布模式,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黄流组重力流海底扇沉积机制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性导致砂体叠置连通关系复杂,从而影响了气水分布;② 研究区存在构造+岩性控制的大型整装边水气藏和小型岩性圈闭气藏两种气水分布模式。结论认为:① 构造+岩性控制的大型整装边水气藏是研究区主要的气藏类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大型侵蚀水道连片发育区,形成该类气藏的主要原因是砂体厚度大、砂体连通性以及物性较好、气水分异明显,开发井应避开边水,部署在构造中高部位;② 小型岩性圈闭气藏是研究区的次要气藏类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沉积前端和边部,此类气藏砂体连通性复杂,多为孤立砂体,应尽可能通过在砂体构造高部位部署水平井来开发。
  • 杨琳, 张宇, 刘达贵, 余杭航, 张纪智, 陈丹, 曾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28-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3821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录井现场火成岩的岩性识别难题,以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成岩的岩性特征和元素录井特征,结合测井、薄片、区域地质认识等资料,提出了可以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开展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二叠系主要为基性、超基性火成岩,整体偏碱性;② 应用元素录井资料建立的火成岩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识别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③ 单井实践印证了岩性解释图版的可靠性。结论认为:① 根据TAS图版研究表明,元素录井技术与常规岩石化学分析技术关于火成岩的岩性认识一致,说明元素录井技术能够正确反映火成岩的化学成分;②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和不同类型的火成岩,不同岩性在图版中的位置实质是不同矿物的元素特征反映:③ 图版法的本质是一种概率统计方法,目前建立的图版仅有两口井作为分析点,随着火成岩完钻井的增加图版也应该随之更新和完善。
  • 天然气开发
  • 曾凌翔, 郑云川, 曾波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3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1295KB) ( )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气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目前四川盆地威远风险作业区已建成平均单井初期天然气日产量为25 × 104 m3,日产天然气量为700 × 104 m3,年产天然气量突破20 × 108 m3的产能,为了推动川南页岩气的规模建产,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威远风险作业区储层压裂改造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层地质特征、前期压裂改造措施、生产动态历史等,明确了后期提高单井产量的压裂设计及施工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 优质甜点处于陡缓转折带天然裂缝发育的构造位置(优质页岩厚度大于5.5 m,地层压力系数高于1.6);② 用液强度为25~30 m3/m,平均单段液量由原来的2 000 m3降低至1 600~1 700 m3,对高产井影响不明显,有效水力裂缝半长主要集中在150~180 m范围内;③ 主体若单纯采用黏度为2 mPa·s的滑溜水对于处理复杂情况较为困难。结论认为:① 有效水力裂缝半长是影响压后产量、控制稳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裂缝半长、分段段数、裂缝导流能力三种裂缝参数对产量的影响权重系数分别为:0.53、0.41、0.06;② 采用变黏压裂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场加砂困难等复杂情况、并控制成本;③ 威远页岩气水平井高效压裂工艺参数分析为页岩气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 柯文奇, 何焱, 张怀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856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工作效率,明确其合理工作范围,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某高低压井同台的井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实际压力、流量范围开展喷射引流器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工作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期为现场喷射引流工具的优选和工艺实施的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① 采用索科洛夫引射器设计方法对喷射引流工具喷嘴、喷喉距、喉管等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建立了喷射引流工具气液两相流场模型,模拟分析引射流体压力、被引射流体压力和混合出口压力变化时引射器引射效率变化情况,并按照模拟情况进行优化,优化后喷射引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中开展应用;② 优化的喷射引流工艺实施能有效降低井口压力,经试验井现场应用表明井口压力降低了25%,并且试验得到引射效率与理论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钻井工程
  • 刘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4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1335KB)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深为2 000~4 500 m、厚度为1 700~3 05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85~2.0、岩石致密坚硬、岩石可钻性极值高达8.0,前期评价阶段的直井在相应井段的平均机械钻速为1.41~2.22 m/h。为了实现对川西气田的有效开发,以机械钻速较慢的须家河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参数精细描述、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优选和强化钻井参数等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区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指导完成6口开发井,平均机械钻速达3.19 m/h,同比提速32%,钻井周期缩短约40 d。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集“工程地质参数评价、井身结构优化、破岩工具优选、钻井参数强化”于一体的硬地层钻井关键技术有利于须家河组钻井提速提效,不仅能满足川西气田有效开发需要,还可以为国内外类似气井优快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 贾佳, 夏忠跃, 冯雷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1349KB)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的临兴区块已进入致密气大开发阶段,新钻井数量逐年增多,该区地层表现出岩石致密、可钻性差、钻速慢、摩阻扭矩大、钻头磨损严重等特点,面临钻井效率难以提高的难题。为了充分实现降本增效目的,以井身结构、钻井液、钻头、钻具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井身结构井和小井眼井身结构井在岩屑量、钻井液用量、套管数量、固井水泥、钻机负荷、作业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了长裸眼段二开水平井与三开水平井的优劣,研究了超双疏剂加量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优化了钻头结构设计,改进了钻具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砂岩钻遇率提高10%以上,机械钻速提高25%以上,钻井周期缩短3 d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形成的致密气钻井提效技术可以在临兴区块推广应用。
  • 市场与价格
  • 刘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58-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526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满足地下储气库建设持续性发展对项目经济评价技术的要求,充分发挥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调峰、战略储备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储气库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折现现金流量法为基础,结合评价流程“预测开发指标→建立参数体系→估算投资→测算成本费用→估算营业收入及税金→计算经济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分析”等7个步骤,建立了储气库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并通过HJD储气库项目的实例分析,验证了储气库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 储气库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地质与气藏工程方案、钻采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全面分析;② 储气库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根据项目在评价期内各年现金流量,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和评价;③ 储气库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特点是重视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地上地下一体化分析,重视项目达容率、调峰气量的风险分析。
  • 任丽梅, 辜穗, 高卓月, 杨力, 杨军, 陈怡, 林啸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66-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3765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家和国企大力部署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不同行业企业对提质增效的认识和任务重点差异较大。致密气勘探开发作为天然气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理应积极开展提质增效行动。为此,以致密气开发战略成本管理为基础,结合财务恒等式收支核心要素管理创新,提炼出致密气开发提质增效的思路与途径。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以收支核心要素为主线抓好提质增效战略顶层设计;② 坚持收支要素协调发展实现要素组合创新提质增效;③ 强化收支要素一体化评价与激励优化提质增效系统等;④ 持续树立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管理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⑤ 深化探索合资合作方式,有效管控投资风险;⑥ 处理好天然气市场供求关系,提高致密气市场竞争力;⑦ 强化政府与企业政策协调发展,提高致密气勘探开发激励政策水平。最后,针对如何加快“油公司”体制下致密气开发提质增效,提出了3项建议:① 强化致密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与布局;② 积极探索市场化合作超额收益分享的激励政策;③ 强化致密气开发智库建设,提高决策水平。
  • 朱小华, 任伟, 杜奇平, 袁灿, 罗凌睿, 叶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654KB) ( ) 可视化 收藏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低油价持续影响,油气企业在提质增效、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等领域面临较多困难,油气企业市场竞争力、防风险能力和创新盈利能力也受到了较多挑战。为了应对后疫情时代和持续低油价的影响,基于油气企业主动“识辨市场、应变市场、驾驭市场”的低成本高质量大发展需求,对油气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采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快速跟踪、实时监控、便捷沟通和有效决策势在必行。为此,在分析研究油气企业现行传统人工油气营销客服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信息化时代先进的IT技术与工具,集中人力科学研究、创新设计和建设推出线上油气营销客服APP平台,实现了油气企业与客户间24小时随时随地的移动信息化交流与客服互动,取得的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油气客服APP应用成效越来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用APP提高了客服效率;② 应用APP提高了客服质量;③ 应用APP实现了客服适时共享。
  • 陈泓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5): 7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462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油气田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类油气田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也不断深入。为了使后评价工作的评分结果更具科学性与指导性,利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现有的项目后评价评分表,重新确定了项目后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进行实证应用,通过相关实用性分析,探究科学合理的后评价评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原有的专家主观打分的基础上对评分数据进行了处理,使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评分更加客观、更加科学;②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能够更直观的反映项目评价各个指标的评分数据,有利于对项目运行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③ 模糊综合评价法更具灵活性,能满足后评价的需要;④ 在未来,可将模糊综合评价与数字化结合,运用数据库,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更加自由、多样,同时利用软件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在对项目进行评分的同时,评价的结论也可以随之完成,在数据层面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